每当临近年底,也意味着压货潮也到来,不可避免,如今代理商也是一片哀嚎,议论纷纷。各家压货的套路也不尽相同,很多代理诚惶诚恐,生怕一不小心又中招,防不胜防。
拉卡拉:不提货,降分润、卡优惠期。这是今年8月份的强行压货的通知,跟11月份的压货通知,真是如出一辙,反映出拉卡拉一贯的尿性。拉卡拉要求代理商提货,不提货分润降万1;提货低于200台,免除优惠权利;提货1000台以上,才续签合同;不回复邮件,断分润结算。
盒子:不提货,上交1000元。众观朋友圈,“无需压货”如今却成笑话,被直接打脸。日后不订货,想参加活动,必须缴纳1000元,不然就免除享受优惠期权利;或者是提货,也可以继续享受优惠期活动权利。
D付:擅自修改达标返现规则,变相压货。D付擅自修改达标返现规则,附加新的条件:达标后90天内没刷满1万,停发返现。想要申请撤销限制,那就要求最低采购100台大POS或500台手刷,已然玩出新高度。
通易付:1:1.5比例强行压货,不然没隐形政策。老体系之前拿货500台,1.5倍强行拿货,不然结算价由原来的0.45%调至0.46%。
最近接二连三的压货,已经表明压货潮已经来,代理商很难做到置身事外。压货常见套路无非就是拿货一定的数量(比例、新老款产品等等)不然降分润、提高结算价;或者没隐形政策(补贴、提成等);又或者是上交一定的费用,保证优惠期权利;或者修改返现政策变相压货等等。最终目的只有一个:压货。年关将至,出货难已成为一种共识,如今又如此多的扛货,还真的没几位代理商能吃得消。
总部压货给机构,机构为了各种政策保持,不得不拿货。那么机构为了出货,也会使用一些手段,将这批货逐级下压。最终代理商手头上一堆货,不然可能面临断分润、降分润、提高结算价、没隐形政策享受等各种问题。到头来,又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,所以,不合理的压货,其实就等自挖根基。
压货也无可厚非,根据体系的代理商自身情况,合理压货。总不能风险上家承担,收益却想着独自霸占,那也不现实。压货潮已到,摆在代理商面前,就是如何破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