盒子支付的“盒伙人”实现人生大逆袭的故事(上)

“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凭,当了四年盒伙人,创造了月收入过三万的成绩”——说到刘学早,每个人都惊叹于他的成就。而他背后的“奋斗史”却鲜有人知,贫困的家境、负债的生活、患病的父母....面对生活的挑战,他经历着内心的苦涩和压力,一路“升级打怪”般地攻破各种难题。四十不惑之年,他终于在盒子平台,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理想的生活。

盒子支付

遭遇家庭变故,少年扛起半边天

1980年,刘学早出生在安徽省凤阳县,和其他小孩一样,他也有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,但谁都没有想到,十三岁那年发生的一场意外,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。

这一年,刘学早的父母外出时遭遇车祸,母亲摔断了腿不得不卧床休养,而伤势较重的父亲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,保住了生命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治疗。这个重大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,除了病床上的父母需要看护,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需要照顾,生活的重担一瞬间压在了这个十三岁少年的肩膀上。

刘学早开始带着妹妹去地里挖山芋,再背到集市上卖掉,给家里添一点微薄的收入。但是这对于一个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,也只是杯水车薪。由于没有经济来源,刘学早只能辍学在家,靠着一些零散的小活换钱,减轻生活的压力。

在刘学早的记忆里,“吃肉”是那段时间里最奢侈的事情,当万家灯火亮起时,他只能与妹妹远望着每家飘起的烟火气,那些崭新的房屋、冒着热气的饭菜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奢求。

“那时候我就在想,以后我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,要住上新房子,要大口地吃肉。”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年,刘学早说起童年的经历还是感慨万千。

带儿求医,中年踏上创业路

1997年,18岁的刘学早来到深圳寻求发展机会,每天骑车从横岗到龙岗卖馒头,为了节省支出,晚上就睡在天桥下。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,由于水土不服,腿上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,车也没法骑了,刘学早只好找了个工厂打工,每个月能拿到固定的工资,给自己留下一点生活费后,把钱都寄给了老家的父母。

2003年,刘学早回到安徽结婚生子,生活逐渐步入了平淡安稳的时期。在小儿子出生后,刘学早在事业上也得到了晋升,本是双喜临门,命运却在这时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——小儿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疾病,这给了原本沉浸在喜悦中的刘学早一个沉重的打击,他不得不放弃刚有起色的工作,和妻子带着孩子全国四处求医。

为了尽快还上给孩子看病欠下的债,刘学早回到老家谋生,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他就去做,但前前后后尝试了多个行业,不仅没赚到什么钱,反而越亏越多。

盒伙人

第一天接触盒子业务的刘学早

直到2017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刘学早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兴起了一个叫“盒伙人”的名词,这引起了他的兴趣,于是他尝试着咨询了朋友,接触到了这个叫“支付”的行业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他也注册成为了一名盒伙人,并去到江苏淮安参加了当地的精兵训练营。

刘学早说,隔行如隔山,当时的自己已经38岁了,而且身上还背负着不少的债务,想重新创业是有很高的风险的,这让他很是犹豫。

思考再三,刘学早决定给自己半年的尝试时间,如果半年内没干出成绩就退出。带着对未来的期待,三十八岁这年,刘学早重新踏上了创业之路。

下接:盒子支付的“盒伙人”实现人生大逆袭的故事(下)

发表评论